81岁老人买分红险是赚是赔?揭秘各类销售误导

位置:首页  »  投资理财  »  81岁老人买分红险是赚是赔?揭秘各类销售误导
日期:2023-03-29 16:01热度:加载中...

81岁老人买分红险是赚是赔?揭秘各类销售误导

81岁的年龄还能买到保身故的保险,这还真难说是赚了还是赔了。记者采访一些保险公司的高层,他们说许多银行工作人员对保险产品缺乏了解,很容易误导消费者,夸大收益也很常见。但是就这件事而言,值得惩罚和反思主角,除了这个误导老人的营销员外,到底该是谁呢?

81岁的老人“买”了两全保险,从新闻价值上讲,即便稍逊于男人生了孩子,也绝不亚于三岁女童做了母亲,当然与百岁老太再生贵子也有得一比。

两全保险的投保(被保险人)年龄六十岁已足够大了,七十岁的已实属罕见,八十多岁还能“买”到这种保险,恕喜千孤陋寡闻,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。至于是如何通过核保的,略知承保常识的人没谁会想得通。现代核保都是通过电脑系统,系统中的程序都是编好的,非达标件,你根本过不了那道门槛。即便保险是在银行卖的,你同样要通过“银保通”的电脑程序。这样看来,将两全险卖给一位黄土已埋过脖子的老人,也许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上可以做些文章,但是出钱肯定是这个老人,因此也引发了这次诉讼。除却储蓄员或营销员的主观因素外,唯一能解释通的就是程序出了问题或者叫电脑出了故障,估计最后银行或保险公司多半也会把责任推给不会说人话的电脑上。

近年来嫌疑人死在派出所或看守所的现象屡屡发生,公安部门公布的死因几乎都是猝死。如果银行或保险公司将这类问题推给电脑,实在是与公安部门的“猝死”异曲同工。这样一来,即便银行或者保险公司输了官司,脸面上也不至于太惨。至于机器是死的,人是活的,程序完全是由人来操纵的,估计不会成为银行或保险公司的选项。

接到此次的怪现象背景资料,喜千正好在外地做课程,课间突然闯进来三位老太太,都在六十岁上下的样子。几位老太闹闹嚷嚷,但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,他们本来是到银行存款,但拿回家的却成了保险单。这还不算,一万块钱在里边放了一年,不但没长,还少了几千块。银行给她们解释不通,就把她们推给了保险公司。保险公司的人给她们解释扣去的这是这费用那费用,但她们就是不想不通,一时间局面很难收拾,课程也很难进行,无奈之下,我出面了。我拿过条款一看,她们买的都是一种五年缴的“万能”险,我告诉这几位大妈,我在部队当过二十年兵,有着三十二年党龄,如果几位大姐听我的话,按要求年年缴着,一直缴满五年,一般也不会比银行存款亏太多。为了证明我的身份,我把手机号都留给了几位大妈,她们方才罢休。

我所讲课的这家公司,个险做的不好,公司想了个办法,给银保的渠道的业务员也下了部分个险任务。他们有着接近十万的银行保险客户,从保费上讲三万五万平平常常,几十万的单子也算不上多大。我告诉他们,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客户资源,他们守着的简直是一座金山,只要给少量的客户打打电话,做做回访,找上一个由头,开上一个产说会,完成这点个险任务太小菜一碟了。同时我还说,如果把这些银行保险的客户分给个险业务员去上门服务,这里边的天地大得是不可估量的。听过我的一席话,银保部经理沉默良久,最终好歹说了几句实话:“给客户打电话,那不是自找麻烦引火烧身吗?”可以那么说,在银行买了保险的客户,究竟有多少是为了买保险,明白怎么回事才买保险,有多少是存款存成了保险的,没人说得清。即便有人是明明白白买的保险,这其中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保险?

保险公司的营销员上门推销保险,三番五次十趟八趟地卖不出一件,且卖出的单子大都比较小,而银行卖保险就相对容易,且单子的块头明显大出许多。这其中的理由可以讲出几条,但有一条肯定是占主导地位的——银行信誉,银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起来的信誉。银行经过漫长的年月积累起来的信誉,无疑被银行保险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给透支的差不多了,当然这种透支还包括五花八门的银行理财产品。

【相关文章】

THE END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rjk.net/view/7057.html
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

热点阅读